春夏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 自序大清朝建元(第1页)

自序

自古以来,每当一个时代出现繁荣稳定的统治局面,就必然伴随着另一个时代的动荡混乱;每当一个朝代兴起,就必定会有另一个朝代走向衰亡。关于这些治乱兴亡的原因,虽然可以说是人的作为和历史事件的结果,但难道不是天命所最终决定的吗?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历代记录历史的作者们,在记载历史时常常详尽描述盛世良治的种种措施和辉煌成就,却对乱世衰败的描写较为简略。他们喜欢叙述王朝兴起的荣耀事迹,而对于谈及王朝灭亡的事情则有所避讳。例如,每当谈到顺应天命的伟大策略或是新王朝的法制典范时,史书记载往往会浓墨重彩,洋洋洒洒,甚至不惜篇幅连篇累牍。然而,对于旧朝灭亡的历史逸事以及亡国的历史遗闻,往往会被淡化处理,甚至不予记录,似乎是因为“苏秦当权之时,我张仪怎会敢谈论这样的事情呢?”

我认为,历史上的动乱和衰亡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在那些特殊时期生的具体事件和人物行为,无论如何都不应当被轻易遗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大清朝世祖章皇帝(顺治皇帝)曾经亲自到访并悼念了明庄烈帝(崇祯皇帝)的陵墓,并为其撰写祭文表达哀思之情。

现今皇帝(康熙皇帝)登基后,也下令官府民间如有记载前朝天启、崇祯年间事迹的书籍,都要呈送上来;即使书中存在一些忌讳的言辞,也不会加以追究罪责。这意味着当今的天子不仅鼓励编写历史书籍,而且也在主动寻求相关史料。因此,作为民间草野文人,我们又何必有所顾忌,以至于让数十年来的治乱兴亡之事被一笔抹去呢!

于是,我不顾自己浅陋,广泛取材编辑了一部史籍,其内容从明神宗万历丙辰年(公元1616年)起,直至明思宗崇祯甲申年(公元1644年),共跨越三十年的时间,分为二十四卷,将其命名为《明季北略》,以此记录北京这一时期的大致历史事件。这部书中涵盖了明朝的兴衰变迁、贤臣奸佞的任用黜退、军事战争的始末经过以及粮饷征收的充足与匮乏等情况,读者大致可以从中了解那一段历史的全貌。希望阅读此书的人,无论是视若珍宝般对待,还是仅仅作为日常读物,一切皆随你意愿。谨以此序言说明。

无锡人计六奇于康熙十年辛亥(公元1671年)季冬八日(乙酉),在社埄王氏的书斋中题写此序。

大清朝建元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公元1616年),大清朝开始使用“天命”

作为年号,将中国称为“南朝”

,太祖努尔哈赤身穿黄袍,自称“朕”

。当时仍沿用“后金”

之名,直至后来改称为“大清”

。太祖努尔哈赤在位共十一年,直到天启六年丙寅(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公元1626年)八月初十日驾崩。

附注: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初夏四日,先父曾说:“他年轻时遇到一位华姓道士说,江西的张真人曾在北京城举行斋醮仪式,长时间伏在祭坛上,然后神元出窍,现天庭上的众神都不在位,唯有关羽关圣人一人镇守天门。张真人便询问诸神去向,关圣人回答道,如今新天子降于凡世,诸神已下凡护佑。张真人又问,为何关圣人不去?关圣人答道,我受明朝深厚恩泽,故不离天门。”

那时是神宗(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63年至162o年在位)末年,天下仍太平无事,人们当时并不相信这种说法,直到后来才得以验证。

那时诸多的灾异现象已基本记载于本书的《纪异》一章之中,但仍有少数值得一提。还记得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公元1614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午,浙江、南直隶一带突然四处谣传日本浪人倭寇来袭,城乡百姓惊恐奔逃,各处皆是如此。当时无锡的老弱妇孺因争相进城,导致踩踏死亡者众多。田野间有人目睹赤身裸体、披头散狂奔之人,不久便消失无踪,至今老一辈人仍认为那是阴兵作乱,真是奇异!这事告一段落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7年)正月初三,南京天空突然降下红色雪花,与唐朝贞元二年(公元786年)长安城降下红雪的情形相似。贞元,是唐德宗李适的年号。

同年四月,北京城遭遇了强烈的雷电、雷火。五月,江西生大洪水。六月甲子日夜,北京城突遭异常风暴,声音如巨雷般响彻,将正阳门外的牌坊都刮倒。天象如此频繁警示,然而万历皇帝对于各项政务仍然全然不顾、置之不理,内阁辅方从哲也只是以沉默顺从、得过且过的态度处事。

译者注:1.原文中的“当苏君时,仪何敢言云耳”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2.在此文中,作者计六奇表现出深刻的历史责任感和求真精神,反对片面记载历史,强调即使是动荡衰败时期的历史也不应被忽视或淡化。他认为,历史上的治乱兴亡虽看似天命所定,但其中的具体事件和人物行为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

也许是为了确保此书的编撰及出版,计六奇也提及并称赞了当时清朝统治者对于编撰前朝历史资料的开放态度,这为他编纂《明季北略》提供了可能。他力图全面、客观地呈现明末这段历史,包括政治的腐败、社会的动荡、军事的战况以及经济的状况等各个方面,以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反思那段历史。

当然,里面也穿插了一些民间传说和奇异现象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异象和社会变故的普遍关注和解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历史叙事的维度。

综上所述,计六奇在开篇自序以及志异中,体现了他对历史记述全面性、真实性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汲取,对于后世研究明末清初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他的史学态度也启示我们,无论处于何种时代,都应该公正、客观地对待历史,尤其是那些揭示政权兴衰规律、体现人心向背的历史片段。

热门小说推荐
盛世妖妃

盛世妖妃

21世纪的传奇神偷,因为一块有魔力的宝石而穿越了!虽然穿成了一个小废材,但是某女依然不改色心,一方水土养一方美男啊!吃吃喝喝看美男才是人生乐事!然鹅,却有人缠上了她。你,你你你不要过来!某女慌张地摆手逃跑,却敌不过某男的大手一挥,揽入怀中。危险而阴沉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小月儿不是最喜欢与本尊共浴了吗,本尊这就帮你沐浴更衣如何?某女心里哀嚎,这男人怎么小气吧啦的,不就看了看摸了摸别的美男...

循天轮:归陌风萧

循天轮:归陌风萧

简介关于循天轮归陌风萧第一本书,笔力不强有Be小结局和he大结局,不是爽文玄幻+完全架空+双女主+双御+救赎前期女主不会走到一起,有雷,不喜勿入宵萧,一个人玩了二十多章都不叫上师姐吗,师姐好伤心,嘤嘤嘤。不是我,是作者这个笨蛋瞎写,师姐原谅我。一人家族被灭,亲眼看到母亲殉身,自己记忆却被封存…与父相依,父亲放不下复仇,亲手将她抛下独自上路。机缘巧合,记忆恢复,当有能力立足时,父亲却已被仇家杀害…报仇后,本应结束,却不知牵出了更大的秘密,历史之初的正轨天道之外的真相还有自己的…真正身份…我是谁?是我自己…又或者什么也不是…另一人的降生便是为了最终的牺牲,违背天道法则的存在就注定了走向自我献祭,两个人的命运被早已安排,容不得一丝逆反。剑走尘飞,萧条一世,灯火阑珊处,是命途的归宿…(如有相似之处,纯属巧合)...

儿女恋爱脑?侯门继母送你挖野菜

儿女恋爱脑?侯门继母送你挖野菜

主角是姜珆杜唯珉的小说儿女恋爱脑?侯门继母送你挖野菜讲述了社畜姜珆意外穿越进了一部虐文,成了女主的炮灰继母。原著中,她虽然无所出,却把继子女当作亲生的疼爱。可是,她的掏心掏肺却换来了女主的恨之入骨,女主甚至利用自己的权势逼死了原主。原因只是因为继母曾劝说女主嫁给对她情有独钟的四皇子,而不是婚前定情的穷书生。面对这种情况,姜珆直接选择摆烂,尽力协助女主。终于,女主如愿嫁给了穷书生,姜珆也攒够了生存值,果断和离,潇洒离开。然而,和离后的姜珆并未享受到预期的快活。男主的皇叔杜唯珉总是缠着她,希望她能成为自己的王妃。姜珆以自己和离过脑子笨应付不了王府后宅和宫里的事等理由拒绝,但杜唯珉并不放弃。他告诉她,她缺少的是一个真心把她宠在手心上的夫君。...

庸俗关系[追妻]

庸俗关系[追妻]

火葬场|京圈薄情贵公子x温柔坚韧灰姑娘江晚瑜和路今安的关系,最纯洁也最庸俗。纯洁在他们都是彼此初次,庸俗在这关系只能点到为止。结束时两个人说好一拍两散,各自为安。有人问路今安,对江晚瑜动过心吗?...

人间最得意

人间最得意

那少年提剑时曾笑言天地虽大,我只一剑。只不过这一剑气长九万里。书友群12419o652微信公众号aa微博平生未知寒...

怕死的我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怕死的我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特别怕死所以把威胁到他生命的都嘎了的主角和他那见谁都想上去干两下的系统。很久以后,卫左想起他刚得到系统那天,他战战兢兢地问统,有任务吗?系统抽了一支电子烟,潇洒地说没有,哥都推了,哥有钱,咱们不受那罪,你快乐,哥也快乐,有啥问题,来找哥,哥来带飞。卫左那段时间晚上做梦都会笑醒。...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