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3页(第1页)

皇上这一次也不知道太孙在哪里,正在和两位重臣说这个事,但面对三十许,如晚辈一样看大的孟鲜,依然笑道:“要读大学了?怎么这么快就读大学了?他还小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对于太孙来说,大学意味着他正式长大的开始,得正式一些,挑个好时候,朕看,明年挑个好日子,再讲大学不迟。”

太孙的课业,都是上过折子皇上批阅过的,皇上金口一开,给太孙放了大假。那个折子是向皇上汇报,太孙的小学已经通读了,小学读完了,自然该读大学,延后到明年,这几个月,干吗?

孟鲜只管太孙的一项课业,其他方面不是他决定的,只能遵从圣意,但孟鲜也没有退下,还杵在那里,皇上没有回答他,太孙现在何处。

正站着,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的通政使司,通政使谭亮,中秋时节,满脸大汗的握着一份密奏进殿。

谢阔接了,转呈皇上。

皇上启阅,笑道:“一天不见,都跑到大同去了。”

大同,往西距京三百里。

这个奏章是大同府同知何景年上的,何景年拦着了七个形迹可疑的人,说形迹可疑,是他们非法交易马匹,说非法交易,是他们用跑得累趴在地上的七匹马,换别的马。何景年出于防范,就派人查问,一查问就查出赵翊歆一行人来。赵翊歆虽然尊贵至太孙,无诏也不得离京。何景年公事公办,向大同卫指挥使韩令宸借了两百人,把赵翊歆一行人包围在他们下榻的客栈,再向皇上上奏。

韩令宸是韩令宗的胞弟。

皇上把奏章递给韩令宗,韩令宗脸色微变,下跪请罪道:“臣实在不知,书囡参与了此事。”

赵翊歆一行七人,分别是:赵翊歆,信国公之孙韩书囡,靖平侯之弟范恬,永嘉侯之子陆浔,文安伯之子彭游艺,太孙内侍王喜,冯扑。韩范陆彭四人是赵翊歆的伴读。

皇上笑着请韩令宗起道:“太孙是君,书囡是该先听他的话,而不是你的。”

“他们到了大同,必经宣化,顺天,两处也是边防重地,就看不出他们形迹可疑了?”

皇上继而变色道:“传旨,革去宣化,顺天两地知府。赏何景年金两百。”

“臣是否前去把殿下请回来?”

许能达试着问道。赵翊歆以前闲游出去,都是许能达暗中保护,护送出去,护送回来。不过以前赵翊歆只在京城内闲游,这次跑出三百里了。

皇上闲适的靠在座位上,问道:“西北的事议得怎么样了。”

韩令宗答道:“周王世子主张拒之,颖宁侯主张纳之,内阁与兵部户部众人分立两派,尚未议决。”

因为新上任的西宁国主大屠宗室,前太子钱明秉率了三万部众要投梁。西宁皇族是党项人,钱是他们给自己取的汉姓。

三万西宁人要是拒之,由着他们内部再厮杀一次,大梁只要作壁上观就好,要是纳之,吸收的好,当然能为大梁所用,可是有很多问题,是不是真的投过来?投过来会不会叛变?怎么划出土地安置他们?怎么让他们和汉族融合在一起?

是拒是纳,各有损益。两边损益,也权衡不出明显的偏颇来,因为未来不可估摸。

皇上心里下了很大的决心,面上平静道:“这件事情,左右就是那些意思,就让太孙裁夺吧。太孙既要裁夺,就让他过去吧。”

谭亮还在场呢,出声阻谏道:“皇上,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殿下怎可入凶险之地,请皇上三思。”

皇上没有说话,看着孟鲜。

孟鲜辩道:“我朝太祖皇帝,历经六十余战,身负十六处伤,才开创了大梁王朝。太宗皇帝,早年以储君之身,戍守燕京,亲御强敌,而成为一代明主。历朝开朝之初,前几位皇帝都是大有作为,及至三四代后,便多为龙驭深宫的守成之君,文气多重于武气,再之后,多是安逸平庸之君,举朝重文轻武,对内对外,皆失去了威服的能力。臣以为,一个合格的储君,应该去切身体验一下边关的风云,从中领会一番军事的功绩,殿下不是简单的,家中积攒千金的富人,殿下坐着储位,身处权利的中心,本身就已经站在凶险边缘,应当随时保持着陷入险地的警惕之心,和面临险地的,从容不迫的皇家风范。”

“既然来投的,是西宁的前王储。朕也用同等的人招待他。”

皇上由衷笑道:“朕要让那些西宁人好好看看,我大梁储君的风采!”

许能达率先告退。

☆、佛珠

这件国事,皇上就这样全权交给了赵翊歆裁夺。

赵翊歆离京及西宁整件事决定权的转移,起初,也只有和赵翊歆接触的几个人知情,对外秘而不宣。

不过,这样的大事,在赵翊歆到达凉州后,也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内阁户部兵部在争议了几次之后,也不争了,皇上都决定了,还争什么争。

皇太孙,确立十二年来,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导向。他就像有袋动物一样,常年的,长久的躲在皇上身下,朝政不用说,从来不触碰,就是国朝的宴庆,也是绝迹行踪,可以说,除了伺候太孙的宫人;血缘上比较亲近的亲戚们;因为皇上不太倚重宦官,怕太孙被一群小内侍伺候着带歪了,时有招和太孙年龄相仿的男孩子入宫,比如他的那些伴读们,这三拨人之外,太孙是很少接触外人的。

甚至于两年前,南疆的小国入朝,使节只知有皇上,而不知有太孙,还向鸿胪寺卿询问国朝储君何在,鸿胪寺卿一时尴尬不已。

若非皇上没有儿子,孙子也只有一个,外人都要揣测,太孙不得圣心了。

当然,那些外人都是窥探不到皇家生活的人,恶意揣测的。皇上是喜爱太孙的,喜爱到溺爱的地步。

宗室王者非诏不得出封地,在京宗室非诏不得出京三百里,这是从太祖时期就定下的祖训,赵翊歆说走就走,招呼也不打一个,被人截住了,皇上还给他补办手续。

元兴二十七年秋,赵翊歆奉皇命迎接投梁的前西宁王储钱明秉,及他的两万部众。

为什么只有两万人,而不是先前传言的三万人?因为有部分人看着太孙来了,临时起了叛变之心,想着把太孙擒回过去,交给西宁国主,看在这份功劳上,在西宁换一个栖息之地。毕竟,那些投梁的人,要是在西宁有容身之地,也不想投靠大梁的。那些人是党项人,西宁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在西宁,党项人在政治上处于绝对的优势,是控制权力的民族,换到了大梁,大梁是汉家王朝,党项人就处于政治边缘,成为了少数民族。

临阵叛变之事,也在周王世子和颖宁侯的预计之中,太孙就是试金石,投靠大梁之心真不真切,一试便知。叛变的,在激战中举过武器的一万多人,一个不留,都被斩首了。所以实际归顺的只有两万人,皇上允许他们在洪驰岭一带放牧,史称洪驰事件。

热门小说推荐
网恋男友脑子好像不太正常

网恋男友脑子好像不太正常

我穿越了,在我十年苦读考上top5大学的那天于是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决定躺平做个安详的咸鱼然而有天,我发现自己穿的竟然是个有着超能力的危险世界于是我又花了十年的时间成为top5的顶尖强者,...

抄家前,觉醒异能搬空敌人去基建

抄家前,觉醒异能搬空敌人去基建

简介关于抄家前,觉醒异能搬空敌人去基建季凝冉在抄家流放前觉醒了前世的记忆跟空间,而且不单是她,爹娘跟哥哥也想起了前世的记忆和技能。爹的前世是末世金属异能者,娘是拥有雷系灵根的修仙者,唯有哥哥最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重生着。听哥哥说,她上辈子被大伯卖给了比祖母还年长的老头做填房,最后撞死在家门口,爹娘死在了流放了的路上。这哪里能忍?!直接搬空了所有仇人的库房,混在流放队伍里出城去抢地盘,抢人,搞基建,一不小心,把自己的主城混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哎,你知道吗,听说冉望城里的百姓顿顿都能吃上白米饭!何止哦,里头的孩子个个都能读书,还不花钱!快,告诉我冉望城在哪,我要去,我要去!...

末世三瞳

末世三瞳

血界来袭,血月当空,血雨临世,全球巨变,异能侵袭,沦为血尸,血尸遍地林旭原本平凡的打工人,因其坚韧的意志,听过了异能侵袭,觉醒特殊异能,异瞳,三瞳手拿一把唐刀麒麟,生生在末世之下存活了下来,更是更是威震四野…he末世三瞳...

福运奶团四岁半,五个哥哥追着宠

福运奶团四岁半,五个哥哥追着宠

作品简介妈妈被便宜爹和便宜奶奶折磨得半死不活,三岁半的七宝带着坐骑羊宝,还有猫宝,以及一只嘴贱聒噪的鹦鹉,教便宜爹和便宜奶奶做人,便宜爹的工厂破产,便宜奶奶被送进监狱但是七宝的爸爸哪肯放过便宜爹一家,让便宜爹惨到不能再惨了。便宜奶奶气愤,散布谣言说七宝是不祥的怪物,哪知七宝被亲爸接回去之后,爷爷的病好了,大伯升官了,就连五个哥哥地事业都蒸蒸日上。...

重生1917:我在民国当神医!

重生1917:我在民国当神医!

简介关于重生1917我在民国当神医!2o世纪4o年代的南洋商人林冰,打拼了2o多年,身价不菲,却不料遭兄弟夫妇的背叛,死于非命,不想一朝重生,回到了民国初年时期。在深山野林,得神医传承,自此掌握逆天医术。乱世之下,林冰带着爱人寡妇白眉,重返南洋,横行江湖,不料这时遭遇前世的恶人,前世的恩怨情仇,竟在民国初年再次上演一场席卷整个江湖的大厮杀,正在酝酿...

鸿图志

鸿图志

简介关于鸿图志+++++++在苍源界修真大6,帝国政权分崩离析,天下8oo个诸侯国纷争并立,各方诸侯霸主割据五方,大争之世。故事从帝国西大6开始,强国诸侯世子为了觊觎一个看得上眼的女人,仅仅下达一道和亲国书,随后一道诸侯制裁令,竟然让一个寡民小国风雨飘摇。同样贵为诸侯世子,方不弃被迫忍气吞声,只能放弃婚约之人,只能放弃所有一切。但是,这样的退让是否会息事宁人?而修真武道之路遥遥无期,8oo诸侯强权对抗林立,他应该选择随波逐流,还是该勇展鸿图之志,扛下所有面对的责任与道义?诸侯世子方不弃的前进人生,又该是怎样的结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